四川以问题为导向
精准发力推动预防母婴传播项目规范实施
为有效提高四川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质量,减少重点疾病对妇女儿童健康的严重危害,省卫生计生委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通知》精神,及时组织专家专题研究论证,并于近日印发符合四川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具有可操作性的《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版)》。8月20-21日,四川举办2015年四川省预防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培训会,全省21个市(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管主任(局长)、妇幼科(处)长,市(州)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妇产儿科、检验科专家,以及委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和中央在蓉直属医疗机构分管负责人、医务部长、妇产科主任共计210余人参加培训。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欧力生出席培训会并讲话。欧主任充分肯定了全省预防母婴传播项目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预防母婴传播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强调今后一段时期全省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务必着力抓好5个重点:一是要更加强化组织领导。要求各地要将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纳入政府防治艾滋病规划进行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切实做到组织、责任、任务、资金、工作“五落实”。二要更加落实工作责任。要求各地树立“大卫生、一盘棋”的思想,加强部门协作,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群策群力,发挥各部门优势,共同做好工作。三要更加强化工作措施。要求强化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疾控机构和综合医院的协作,提高孕产妇艾滋病诊断和病毒载量等相关检测服务的可及性和及时性。四要更加强化重点环节。要求各地抓好“早检测、早干预、随访到位”3个重点环节。五要更加关注重点地区。对凉山州的特殊问题要探寻更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措施,可充分发挥已有的免费婚检、孕优检查等项目作用,做好有效衔接,提高阳性孕妇发现率;可盘活存量,统筹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落实好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措施,把钱用到刀刃上;可立足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模式,招聘本民族女性妇保人员,面对面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随访指导,管理好阳性孕产妇。
培训会邀请9名省级专家分别就全省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进展及策略、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版)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技术要点、信息管理等进行专题讲座。参训人员专心听讲、积极提问,参与互动交流,增强了预防母婴传播的紧迫感、明确了工作任务,掌握了重点环节、重点地区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方法,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